当前位置:首页 > 分析 > 大师把手从零成为玩转开始卡牌手教你

大师把手从零成为玩转开始卡牌手教你

2025-09-19 08:57:50 [计划] 来源:数链投资

嘿,伙计们!最近Cards Ahoy这款链游简直火得不行,我身边不少朋友都沉迷其中。作为一个从内测就开始玩的老鸟,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实用心得,保证让你少走弯路,快速上手这个超有意思的卡牌游戏。

新手入门:从青铜三级开始你的征程

刚进入游戏时,那种眼花缭乱的感觉我还记忆犹新。建议新人先把战斗界面摸清楚,了解自己选择的派系特点。记得我第一次玩的时候,用了整整三场比赛才搞明白左下角的能量条是干嘛用的。当你打到青铜三级时,就像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,各种功能都会陆续解锁,游戏才算真正开始!

卡牌系统:NFT与非NFT的区别

Cards Ahoy的卡牌分类很有意思:

1. 按用途分:带"T"的是试用卡,不带"T"的就是真正的NFT卡了。我建议新手先用试用卡练手,等熟悉了再考虑入手NFT卡。

2. 按派系分:中立派系和特征组合派系。特别提醒一下,所有稀有度的卡牌都有金卡版本,这些金卡可是好东西!不仅能帮你更快提升段位,还能解锁赛季限定卡牌。我就靠一张金卡提前拿到了上个赛季的限定卡。

组建战队:技巧比稀有度更重要

每个战队由1个队长和最多9个成员组成。这里有个常见误区:很多人觉得稀有度越高越好。但实际测试发现,团队配合才是王道!比如我的主力队伍就是用一个稀有度一般的队长,配合特定技能的成员卡,效果反而比全传奇卡阵容更稳定。

每日卡费限制是个需要特别注意的点。我遇到过好几次组完队发现超出当日限制的尴尬情况。建议提前规划好卡牌搭配,别像我刚开始时那样浪费太多时间在重新组队上。

战斗技巧:预判与反预判的艺术

战斗开始前的最后几秒特别刺激!这时候你可以根据对手阵容调整自己卡牌位置。记得有次对战,我通过观察对方队长技能,临时把核心卡换到后排,结果完美避开了一波AOE伤害。这种心理博弈真的让人上瘾!

卡牌养成:升级与资源管理

卡牌升级系统比想象中复杂。随着Ahoy等级提升,卡牌等级上限也会解锁。这里分享个小技巧:重复卡牌不要急着分解,可以先留着升级用。我当初就是太着急把重复卡都烧掉了,结果后面升级时特别缺材料。

说到资源管理,"燃烧"和"炼金"两个功能要好好利用。燃烧可以快速变现,但炼金有时能带来惊喜。我朋友就通过炼金合出了一张传奇卡,当时把我们几个都羡慕坏了。

获取卡牌:三条途径各有利弊

1. Ahoy Box抽卡:每次5连抽,建议攒够资源再抽,单抽性价比太低。

2. 赛季宝箱:每天坚持打几场,日积月累收益很可观。

3. 炼金术:适合有明确目标的玩家,风险与机遇并存。

特别提醒:多参与战斗绝对是获取好卡的最佳途径。我现在的王牌卡组基本都是通过天梯奖励获得的,比单纯抽卡靠谱多了。

天梯进阶:连胜与荣耀积分的奥秘

提升段位的关键在于荣耀积分。建议新手先把基础阵容打磨好,别急着冲分。我发现很多玩家容易忽视连胜加成,其实保持3连胜就能获得可观加成。有次我靠着一波7连胜直接跳了两个段位!

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:在Cards Ahoy里,智慧永远比运气更重要。祝各位游戏愉快,期待在天梯上遇见你们!

(责任编辑:领袖)

推荐文章
  • XRP市场陷入胶着:期货狂热与巨额解锁的生死博弈

    XRP市场陷入胶着:期货狂热与巨额解锁的生死博弈 最近XRP的市场表现简直像在演一出惊心动魄的金融大戏。8月10日收盘价定格在3.1879美元,单日跌幅达到3.8%。说实话,这个数字让我想起上个月在拉斯维加斯玩轮盘赌的经历——前一秒还在为SEC撤诉的消息欢呼雀跃,下一秒就要面对残酷的现实。现在的K线图上布满了相互矛盾的信号,连我这样的老手都觉得头皮发麻。机构玩家暗流涌动就在散户们举棋不定的时候,机构玩家们可没闲着。Remittix豪掷1850万美... ...[详细]
  • 加密帝国崩塌时刻:赵长鹏低头认罪,43亿美元和解案背后的博弈

    加密帝国崩塌时刻:赵长鹏低头认罪,43亿美元和解案背后的博弈 11月22日凌晨,美国司法部的一纸声明震动了整个加密货币圈。币安创始人赵长鹏终于卸下了他标志性的笑容,在西雅图联邦法院低头认罪。这个曾经在全球加密货币市场呼风唤雨的人物,如今要以个人自由为代价,换取公司继续运营的可能。作为和解条件,赵长鹏不仅辞去了币安CEO的职位,还需要支付高达43.68亿美元的天价罚款——这是美国财政部历史上最大的一笔罚款。当天下午,这位加密大佬在缴纳1.75亿美元保释金后暂时... ...[详细]
  • 区块链世界的真相: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完美的技术吗?

    区块链世界的真相: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完美的技术吗? 最近Blast这个项目在加密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,我见过太多打着技术创新旗号的项目,但Blast引起的争议确实值得深思。Blast引发的信任之争这个由Blur创始人推出的新项目,简单来说就是一个"存钱生息"的Layer2。用户把钱存入他们的合约,资金会自动参与ETH质押、MakerDAO借贷等操作来赚取收益。说实话,这个模式在熊市中确实很吸引人,短短5天... ...[详细]
  • 市场暗流涌动:27亿美元资金或引发比特币ETF转换风暴

    市场暗流涌动:27亿美元资金或引发比特币ETF转换风暴 说实话,这个市场最近真是热闹非凡。作为一个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不得不提醒各位: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往往最危险。摩根大通最新发布的分析报告就像一声惊雷,揭示了一个27亿美元级别的潜在市场风暴正在酝酿。GBTC的ETF转型博弈:一场提前布局的资本游戏记得去年年底和朋友喝咖啡时,我们就聊到GBTC这个有趣的品种。当时很多人都在抢购折价交易的GBTC份额,就像在百货商场抢购打折商品一样疯狂。但明... ...[详细]
  • 以太坊陷入冰河时代:机构冷落与链上数据揭示的真相

    以太坊陷入冰河时代:机构冷落与链上数据揭示的真相 当十月初那六只以太坊期货ETF低调登场时,整个加密圈都屏住了呼吸。但令人失望的是,这些产品首日总交易量连150万美元都没突破。这不禁让我想起2021年比特币期货ETF上线时的盛况——首日10亿美元的交易量如潮水般涌入。ETH表现如此惨淡,连BITO的2%都不到,这个落差实在令人唏嘘。熊市寒流中的机构投资者Coinbase研究主管Duong的分析一针见血:现在这个熊市周期就像是加密市场的冰河时代,资... ...[详细]
  • 9天狂揽6亿美金:Blast现象背后的冷思考

    9天狂揽6亿美金:Blast现象背后的冷思考 最近Blur创始人推出的Blast项目简直就像往加密圈扔了个炸弹,短短9天就吸金6亿美金,这速度比我点外卖还快!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禁要问:这场狂欢背后,到底藏着什么?Layer2的江湖:不是所有二层都叫Rollup说实话,现在市面上各种Layer2项目都快把人看花眼了。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Layer2就像个大家庭,里面有各种性格迥异的成员:状态通道就像朋友间的"记账本",... ...[详细]
  • Baby Grok:迪拜刮起的加密旋风,这次玩真的!

    Baby Grok:迪拜刮起的加密旋风,这次玩真的! 最近迪拜的加密圈可热闹了,大家都在讨论一个叫Baby Grok的新项目。说实话,刚听到这个名字时我还以为又是哪个蹭热度的山寨币,但深入了解后才发现,这次迪拜人真是下了血本搞事情。不只是个币,更是个现象Baby Grok这项目挺有意思,表面上看是在致敬马斯克,但实际上玩的是"组合拳"。他们把AI技术和社区力量揉在一起,还搞了个"消零计划"——这可不是简单的销毁代币那么简单,我听说他们准备用实际应用产... ...[详细]
  • DeFi税务难题:IRS该不该放过这群数字牛仔?

    DeFi税务难题:IRS该不该放过这群数字牛仔? 最近IRS搞了个大动作,准备2024年在13个州试点免费报税服务,这事儿让我不禁想:面对DeFi这群"数字牛仔",IRS是不是也该与时俱进?毕竟拿传统金融那套老办法来对付区块链世界,简直就像用马车去追高铁。IRS的"一刀切"闹剧去年8月那份拟议规则简直是个大笑话。他们把"经纪人"定义得像个万花筒——连开发个钱包软件的码农、提供网络服务的ISP都能算进去。Coinbase说得太对了:这些人和真正的交... ...[详细]
  • 2023年加密圈两大现象级玩法:铭文热潮与Meme狂欢

    2023年加密圈两大现象级玩法:铭文热潮与Meme狂欢 说实话,今年币圈虽然没啥像样的牛市,但依然热闹非凡。其中有两个现象特别值得玩味:一个是比特币铭文的突然爆火,另一个就是那只绿青蛙PEPE带来的疯狂。比特币铭文:区块链上的数字艺术品说起铭文这事还挺有意思的。记得今年年初,一位叫Casey Rodarmor的程序员捣鼓出了Ordinals协议,把比特币最小的单位"聪"给玩出了新花样。简单来说,就是把各种数字内容——图片、视频、PDF啥的——刻在比特币... ...[详细]
  • 深度解读:Open Campus Publisher NFT第二季带来的教育革新

    深度解读:Open Campus Publisher NFT第二季带来的教育革新 最近在Open Campus官方推特上看到要推出Publisher NFT第二季的消息,让我眼前一亮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教育科技发展的行业观察者,我觉得这个项目确实在尝试解决教育行业的一些痛点。Publisher NFT究竟是什么?说实话,第一次听说Publisher NFT这个概念时我也很困惑。Open Campus创始人Alan Lau的解释让我恍然大悟:这实际上是把教育内容资产化的一种创新尝试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