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6日的旧金山,我第一次在现场感受到OpenAI开发者大会带来的冲击力。说实话,这场景让我想起了2007年iPhone发布时的震撼——新技术总是这样,既创造机会,又带来毁灭。
科技巨头的双刃剑
记得那天在会场,我看到不少开发者脸上写满忧虑。这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对比:2018年美团上市时,王兴特意感谢了乔布斯。想想也是,没有iPhone,哪来的外卖平台?但讽刺的是,正是这些科技巨头,往往在成就一部分开发者的同时,又无情地碾碎另一批人的梦想。
我在现场遇到一位创业者,他告诉我:"我们的AI写作工具刚拿到300万美元融资,OpenAI的GPTs发布后,投资人连夜撤资了。"更讽刺的是,OpenAI给他发了张500美元的代金券作为"补偿"。这感觉就像被人捅了一刀,然后对方递给你一张创可贴。
开发者生态的重新定义
Y Combinator有句话说得特别好:"Build something people really want"。但现实是残酷的,人们真正需要的东西,往往最终都会由巨头来提供。Dropbox就是个典型案例——曾经风光无限,现在谁还记得?
我在现场试用GPT-4 Turbo时,被它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震惊了。有个小伙子当场用几句话就搭建了一个算命应用,一行代码都没写!这种便利性对普通用户是福音,但对传统开发者来说简直是噩梦。
编程语言的革命性转变
黄仁勋说ChatGPT是AI的"iPhone时刻",我深以为然。但更让我触动的是他多年前的另一个观点:AI本质上是"写软件的自动化"。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编程语言的定义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。
在会场角落里,我看到一个做室内设计的女创业者异常兴奋。她可能连"Hello World"都不会写,但现在她能直接告诉AI自己想要什么。这让我想起我们团队在百度世界大会上的讨论——未来的编程可能就是"prompt engineering"。
中国开发者的新机遇
说到中国,我特别想分享一个案例。CSDN创始人蒋涛最近培训了一批中学老师用AI开发教学工具。这些老师根本不懂编程,但他们最懂教学需求。这不就是新时代的开发者吗?
我们太习惯讨论AI的哲学问题了,却忽视了它最实际的用途。就像我导师常说的:"与其纠结AI有没有意识,不如先让它帮你写个PPT。"这句话现在想来特别有道理。
走出会场时,我脑海里回荡着一个想法:开发者从未消失,他们只是在进化。而我,也要成为新时代的开发者之一——不是通过写代码,而是通过说"人话"。